阜阳最美科技工作者何娟静心笃志投身科研不

何娟教授(左)在实验室指导学生。

“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,我是幸运的,有幸见证着科技创新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。同时,我也是幸福的,每分每秒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大力支持。”何娟是阜阳师范大学一名75后教授,也是一名从事量子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。

在科研上,何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系统中量子资源的度量及保护、基于非惯性系框架下的量子资源特性等理论研究。近年来,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;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重点项目、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重点项目等5项;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,相关研究成果“量子信息的操控及其在相对论框架下的特性研究”获安徽省科学技术(自然科学类)三等奖。

在教学上,20多年来,她深耕教学和科研一线,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。何娟主要承担《原子物理学》《大学物理》等课程教学任务,并荣获“阜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师”“十大学科带头人”“优秀科研工作者”等称号。年9月,她入选安徽省高校百名卓越教学新秀风采展示,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,《原子物理学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,“地方师范院校物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”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(排名第一)。

在专业建设上,作为物理学专业负责人,她持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,努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。年,物理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,并获批省级“六卓越、一拔尖”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,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。

在育人工作中,何娟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。特别在年春天,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,学生都居家线上学习,组织学科竞赛面临诸多困难。竞赛教练团队经过讨论后达成共识:指导教师帮学生购买实验器材并邮寄到他们家中,每周召开一次全体师生线上汇报会,每晚召开一次小组进展汇报会。除此之外,她还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、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、将实验研究成果撰写科技论文,真正践行了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的使命。近年来,何娟指导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6项,其中国家级奖项10项。

“我希望用我所学知识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,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,未来,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去,践行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的使命!”何娟表示。(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李伟)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ongnanjk.com/afhzz/8169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