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3座大城市由合肥引领,中小城市8与1

衡量一座城市的大小主要看城区常住人口数量。

城区是指市辖区,这与城镇化率有关。不包括镇区与乡村,也不包括下辖的县级市。也就是说城区内人口决定城市规模。

城区人口大于万为超大城市,-万为特大城市,-万为I大城市,-万为II大城市,50-万为中型城区,20-50万为I小城市,20万以下为II小城市。

根据以上标准,安徽共有大型城市3座,中型城市8座,小型城市13座。

合肥

大城市3座,其中I大城市1座,II大城市两座

I大城市合肥

合肥城区常住人口.8万,城镇化率82.3%。合肥辖区常住人口高达万,但城区人口仅为常住人口4成,这说明合肥代管县人口量较大,并且合肥城镇化率并不低,想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,需要扩大城区面积,合并辖区内代管县是最佳方案。

undefined

II大城市两座

1.芜湖

芜湖城区常住人口.7万,城镇化率73.2%。芜湖城区人口距离万的距离还很远,芜湖很长时间内都会维持目前城市等级,但城镇化率有提升空间。

2.淮南

淮南城区常住人口.6万,城镇化率61%。淮南情况与芜湖相仿,城镇化率提升空间更大。

中型城市9座

1.马鞍山

马鞍山城区常住人口86.3万,城镇化率71.7%。马鞍山作为南京都市圈成员,发展前景向好,加之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14万人口增量经努力大概率可以达成,因此马鞍山升级为大城市只是时间问题。

2.阜阳

阜阳城区常住人口86.1万,城镇化率42%。阜阳辖区常住人口高达万,城区人口仅占1成多点,并且城镇化率仅为苏南一半,阜阳发展潜力巨大。阜阳进级大城市的步伐很可能迈在马鞍山的前面。

3.六安

六安城区常住人口81.8万,城镇化率48.5%。六安辖区常住人囗同样很高,为万,加上不到50%的城镇化率,六安同样发展潜力很大,晋级为大城市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第4至第9中型城市依次为城区常住人口81.6万的淮北、68.9万的蚌埠、64.3万的安庆、63.9万的宿州、63.4万的亳州。

小型城市13座

1.滁州

滁州城区常住人口44.6万,城镇化率61.8%。作为安徽地级市,南京近邻,辖区内常住人口近万,滁州的城市能级将会来到大城市,中型城市很快会迈进。

2.巢湖

巢湖城区常住人口38.2万,城镇化率68%。巢湖作为合肥代管县级市,撤市设区将是发展方向,这对于合肥与巢湖来说是双赢。

3.池州

池州城区常住人口38.1万,城镇化率约60%。池州作为安徽地级市,辖区内常住人口仅为.2万,发展潜力有限,应考虑与同为小城的黄山合并。

第4至13名依次为黄山(地市级)、桐城、宣城(地市级)、广德、宁国、天长、界首、无为、明光、潜山。

总体,安徽城市能级以中小城市为主,城镇化率可提升空间大,也可以理解为安徽发展潜力巨大,但如何发展?是振兴乡镇及县域经济,还是继续做大做强城市?欢迎大家留言发表看法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ongnanjk.com/afhzp/6275.html


当前时间:


冀ICP备2021021478号-9